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的钢铁业:2014年政策和指标》,其中回顾了过去十年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国际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斯森(Edwin Bassson)表示:“衡量绩效是迈向改善的第一步,指标的发展使公司可以在内部进行基准测试并推动进一步的改善。发展全球可持续性。该报告是钢铁行业努力管理其绩效并表明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参与报告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公司从2004年的42家增加到2014年的149家。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在过去的十年中,钢铁行业的大多数指标都取得了稳步的改善。
钢铁行业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当前需求并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国际钢铁协会的成员致力于实现这一愿景:钢铁是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要实现这一愿景,就需要一个财务状况良好的行业在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我们认识到,当我们努力成为可持续发展世界中的完全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时,我们非常需要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参与和协作。我们欢迎成员公司和非成员公司报告可持续性指标并实施我们的可持续性政策,以概述监测和改善其公司的可持续性绩效的七项原则。
就环境绩效而言,2013年钢铁行业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值为每吨铸钢1.8吨,能量强度为20.0 GJ /吨铸钢。原料利用率指标结果表明,现场生产的粗钢原料中有96.4%转化为成品和副产品。环境管理系统(EMS)指标表明,钢铁行业的雇员和承包商中约90.2%在向环境管理系统注册的生产设施中工作。
就社会绩效而言,2013年钢铁行业的工伤率为1.6伤害/百万工时。在针对员工(包括生产和非生产设施)的培训指标方面,2013年每位员工平均接受了7.8天的培训。
在经济表现方面,2013年,钢铁行业对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投资为8.6%,钢铁公司报告的经济价值分配为5,827亿美元,占收入的97.3%。
友情链接: